公正 严谨 真实 客观
“饮水思源应知上善若水,登山望岳始悟山外有山”,这是悬挂于山东马陵九道湾矿泉水生产有限公司红石山门的一幅楹联。此联由楹联名家徐绍贵先生修定,郯城籍书法名家、书法教育家魏会昌先生书写。
这副对联内涵深邃,巧妙融合马陵山的自然景观、历史典故与人生哲理,展现出马陵九道湾矿泉水厂独特的文化魅力。
上联的“饮水思源”直白而深刻地提醒着人们,在享用马陵九道湾山泉水时,要心怀感恩,追溯泉水的源头。这不仅仅是对自然馈赠的珍视,更是一种对万物本源的敬畏。每一滴山泉水都历经自然的循环与山石的过滤,汇聚而成,其来之不易值得我们用心对待。
“上善若水”源自老子《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经典论述。水,以其柔和却坚韧的特性,滋养着世间万物,却从不争名夺利。将这一哲学思想与马陵九道湾山泉水相联系,一方面凸显了山泉水默默奉献、泽被万物的品质,它如同一位无声的守护者,为周边生态和人们的生活提供着滋养;另一方面,也引导人们从山泉水中汲取智慧,学习水的高尚品德,在生活中秉持善良、无私、包容的态度,以柔克刚,润泽他人。
下联的“登山望岳”是化用了孔子在马陵山登山望海的故事。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言行举止皆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与哲理。相传孔子师郯时曾登临马陵山,极目远眺,望向那浩渺的大海。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孔子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向往,更体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广阔天地的敬畏之心。
“登山望岳”描绘的正是人们沿着孔子曾经的足迹,攀登马陵山、眺望远方的情景。这一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登山活动,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追寻与传承。当人们站在山上,仿佛能感受到孔子当年的心境,领略到他那种胸怀天下的气度。
“山外有山”表面意思是说山的那边还有山,寓意着世界广阔无垠,知识无穷无尽。它提醒着人们,不应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要有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就如同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不断探索真理、传播学问一样,我们也应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谦逊和进取的态度,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同时,“山外有山”也传达出一种谦逊的品质。告诫人们不要骄傲自满,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郯城马陵山上纪念孔子的望海楼和孔望山,更是为这副对联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望海楼见证了孔子当年的眺望,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孔望山则以其独特的名字,诉说着孔子与这片山水的渊源。它们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让人们在对联所传达的哲理中,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沉力量。
魏会昌先生是日照兰亭书法美术学校的创始人。他书画双修、治学严谨、行事低调、待人热情,近年来多次为家乡的名胜古迹捐赠书法作品。这幅作品笔法娴熟,线条流畅自然,起笔、行笔、收笔都颇具法度,显示出其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和扎实功底。每个字的结体都经过精心安排,重心平稳,比例协调,给人以端庄、规整之感,同时又富有变化,避免了呆板。整体书法风格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传统韵味,融合了多种传统书体的元素,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书法家魏会昌先生
这副楹联将马陵九道湾山泉水及其所在的山水环境、历史文化典故与深刻的人生哲理完美融合。它既体现了对自然山水的敬畏和感恩,又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智慧。不仅是对马陵九道湾水厂的一种高雅文化点缀,更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启迪和滋养。它鼓励人们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铭记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以更加积极、谦逊的态度面对生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同时,由楹联名家共撰、知名书法家书写,也极大地提升了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品味,使其成为山东马陵九道湾矿泉水生产有限公司文化内涵的核心象征。
马陵九道湾水厂出土的马陵山陨石
作者:张新杰
编辑:孔明百科网 李欢
Copyright © 2020-2025 智圣千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0036221号-1